物联网:投资的下一个主战场!
物联网(IOT)被称为继计算机、互联网之后,信息世界的“第三次浪潮”。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,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,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。
全球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的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预测,到了2016年,全球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将达到64亿台,并将在2020年增加至208亿台。而调查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计称,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安全市场将从2015年的68.9亿美元增长至289亿美元,即2015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(CAGR)为33.2%。
目前,物联网已被国务院列为我国重点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,在相关政策带动下,我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。
政策支持热度 ★★★★
板块关注热度 ★★★★★
成长性指数 ★★★★★
01 政策方面
就物联网发展而言,我国已陆续制定了多项支持政策,力争实现物联网的经济学价值。2013年,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固定和移动宽带数据网络用户达到12亿的目标,城市和农村家庭的宽带平均网速分别提高到20Mbps和4Mbps;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》制定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。除此之外,在微观层面,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、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》等政策措施都将有力支持物联网的发展。
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转型期,传统的以高投资率、低附加值出口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,而物联网将创造新的需求和市场,并且通过工业4.0等方式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升级以提升其效率,成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;政府也将继续通过财税优惠、金融支持等多项措施,对物联网行业进行支持和鼓励。
02 行业发展方向
物联网渐已成为成长最为迅速、最具投资潜力的高科技领域之一。全球信息科技发展的主轴,正经历着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跨越。桌面互联网时代,PC等终端出货量以数亿计;移动互联网时代,智能手机等终端出货量数以十亿计;物联网时代,包括智能可穿戴、智能家居、工业4.0等终端出货量数以百亿计。物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,产业空间和相应的投资机会都增长了一个数量级。
物联网产业在中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,在政策、标准、技术以及应用方面也多有建树,逐渐呈现出市场引导渐进化、区域发展逐步特色化以及产业协同逐步深入化的特点。同时,随着物联网不断飞速的发展,科技界的巨头也纷纷发力投资于物联网。
市场向好,而具备原始的趋利属性的资本,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,将不断涌入该市场,物联网已成为资本市场下一个宠儿。
03 行业投资逻辑
全球信息科技发展正经历从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延伸,物联网引领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,无论是英特尔、苹果、谷歌、IBM、微软、三星等国际巨头,还是BAT以及华为、小米等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力量,都已瞄准物联网这一新风口,投入巨大资源进行布局。
物联网以十倍于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规模,必将造就一批更加伟大的企业,同时带给投资人丰厚的回报。
但是,物联网作为高度专业化的新兴科技领域,涉足的企业在行业属性、商业模式、生态系统等均有极大的差异性,选择标的方面需要十分谨慎,对相关个案的专业化评估、遴选尤为重要;同时科技行业具有显著的创新周期性,产业链各个环节所处的发展周期是不同的,需要通过专业、深入的研究,方能在物联网这一充满机遇、同时暗藏风险的产业中,获得丰厚而又稳定的投资收益。
此外,科技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,生态系统之间的竞合,早已代替了单独企业间的竞争,成为行业的主要矛盾与发展动力。物联网时代更是如此,苹果、谷歌、BAT、小米、华为等均加快构建各自的物联网生态系统。硬件终端厂商、互联网厂商、芯片等上游厂商都处于跑马圈地阶段。因此,找准各生态系统的关键卡位节点并进行提前布局,分享生态系统的高速成长期红利,是今后物联网投资的重要策略。